今年以来,在《海魔少年》、《南京照相馆》等优秀影片的带动下,国内电影市场蓬勃发展,中国电影也热销海外。
今年以来,在《海魔少年》、《南京照相馆》等优秀影片的带动下,国内电影市场蓬勃发展,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也表现令人满意。截至10月20日,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中国电影海外票房收入达1.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总票房。海外上映影片数量达到46个国家和地区,全年海外票房超过100万美元的影片有13部。其中,7家超过500万美元,2家超过1000万美元,1家超过5000万美元。
中国电影出海在数量和质量上实现了双飞跃,不少影片正在海外热映。中国电影成为全球影迷的秘诀是什么?
01
中国电影出海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
目前,前20名中有15名2025年国产票房电影纷纷海外上映,在全球电影界营造出浓浓的“中国风”。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锁定国外观众粉丝”
春节期间,《逆舞海妖之子》、《封神传奇2:西齐之战》、《射雕英雄传之伟人》等电影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步上映,在国内也受到热捧。
其中,《哪吒之海妖童子》已开始全球发行。仅在北美就有 770 多家影院同时上映。电影票房和节目双双双双提升,创下了过去20年来该地区华语电影的新纪录。该片全球票房收入突破159亿元人民币,海外票房收入达到6900万美元。成为近年来票房最高的国产电影国外票房榜年。它不仅连续夺得“世界单一市场票房冠军”和“世界动画电影票房冠军”,还跻身世界电影史上最高票房前五名,成为海外文化交流的一张亮丽名片。
主流故事片为中国发声,坚决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南京照相馆》、《东道》等暑期电影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上映。电影《731》还到达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北美。仅在北美就有 130 多家影院同时上映。这些历史题材影片以电影方式宣扬二战正确历史观,强调我国的历史地位和作为东方主战场的巨大贡献,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舆论。
截至目前,《南京照相馆》全球票房收入已突破30亿元。还代表中国大陆入围第98届国际电影奥斯卡金像奖,票房和口碑双双获得成功。许多看过这部影片的外国观众表示,这部电影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提醒他们不要忘记历史,珍视和平。
创新类型片展现中国电影创作活力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中国首部8K实景太空纪录片《窗外的蓝星》成为中国首部在海外上映的太空纪录片,并在英国、德国、匈牙利、墨西哥等多个国家放映。
影片以震撼的视听语言和真挚的情感生动地讲述了人类太空探索的故事。史诗般的“空虚”情节因此在国外观众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不少观众看完电影后表示,“眼睛和心灵的双重享受”。
△“窗外的蓝星”出现在匈牙利天文台
《追风》、《误判》等电影打破了单一类型电影的局限性,强调利用优秀的青年才俊和现代视听技术,让观众耳目一新,开辟了全球类型电影的新天地。优秀的民族电影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有分析认为,中国电影海外扩张已经到了“分水岭”,前景一片光明。
02
我对中国电影走向海外充满信心。
中国电影出海最大的底气就是文化自信。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在作品中融入传统文化内核的同时融入现代价值观和理念,这不仅满足了观众的需求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也具备进军国际市场的潜力。
立足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影片借鉴深厚文化底蕴提供的丰富创作素材,走新路线讲“新故事”,带来巨变,打破类型界限,创造出外国观众熟悉的故事。除了“中国功夫”之外,他们还集体“传播”神话、科幻、惊悚、历史、现实题材等作品,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中国形象。
《南京照相馆》以清醒而有力的故事揭示了真实的故事。 《唐探1900》以其独特的“喜剧+悬疑”风格俘获了国外观众的心。 《风神2》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掀起了东方奇幻题材电影的观影热潮。电影《窗外的蓝星》融合了科学精神科学研究的成果和中国人民细腻的人文情怀,将“宇宙浪漫”带到了世界各地观众的眼前。
相信成熟的工业体系可以提高生产质量。
中国电影讲述更多精彩的“世界级”故事。除了讲故事能力的提升,还有成熟的电影产业体系的有力支撑。
中国电影产业在“体系化制作”和全链条协作方面已日趋成熟。 《哪吒之魔童降海》汇聚了全国超过138家动画公司、4000多名制作员工,通过行业协作平台,形成了涵盖建模、特效、渲染等全流程的矩阵执行体系。
与此同时,中国电影产业不断取得技术突破和突破,人工智能与影视产业融合深入发展大步走着。青岛东方影城、浙江德清人工智能虚拟影视基地等一批新的电影制作基地涌现。
直达全球观众的“海外直送”模式
随着电影内容的完善和现代化,中国电影的海外发行策略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
越来越多的商业电影开始尝试“海外直接发行”模式,接触全球观众,其中一些商业电影积极寻求与国际发行公司合作,进一步拓展海外宣传和发行渠道。
与此同时,电影在国外与国内上映的“时差”正在缩小。今年春节期间,《哪吒之海妖》等影片在国内首映,随后迅速获得北美、东南亚院线资源,实现半同步首映。 `“南京照相馆”在全国推出后不久就抵达澳大利亚。亚洲、新西兰、美国、加拿大。业内人士表示,同步上映不仅体现了对内容国际代表性的信心,也是中国电影全球推广发行机制不断完善的结果。
如今,电影专业人士将国际交流意识融入到整个创作过程中。影片筹备初期,充分考虑外国观众的认知习惯,从字幕翻译的准确性到镜头语言的运用、叙事节奏的把控、文化符号的表达,都为中国电影走向海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3
电影外国公司为通信和服务贸易提供双倍盈利
中国电影在国外市场得到认可,为中国电影提供了双重效益文化传播和服务贸易。
外国电影展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电影已成为文化软实力的新载体。它们不仅展现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连接全球观众的文化桥梁,也讲述了一个真实、立体、完整的中国故事,展现了值得信赖、美丽、值得尊重的中国形象。
近日,《窗外的蓝星》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行德国首映式。德国航天、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观摩活动。 “这部影片不仅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发展,还将科技形象提升为一首传达人文精神和审美价值的太空诗篇。”观影后,观众不仅被影片感动,也对影片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中国航天事业的理解和中国人民的探索精神。
许多优秀的中国电影在海外放映,传播中国文化,传递中国形象。同时有效提升了中国电影在海外的知名度,为中国电影海外拓展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今年1月至9月,我国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31个中国电影节(展),共展映《天空之王》《麻辣烫》等64部优秀中国电影,放映场次262场。重要电影制片人积极参与开幕式和展映活动,向国外观众宣传自己的电影,介绍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出埃及记》鼓励外国游客“入境”
与此同时,中国电影以极大的热情进军海外市场,为日本商业服务开辟了“新蓝海”冰出口成为服务出口新的增长点。
2025年1月至8月,日本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4%,实现稳定增长。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保持增长,旅游服务出口增长最快。这两类增长与电影海外扩张密切相关。首先,票房表现出色本身就是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的直接因素。与此同时,“电影游中国”进一步激发了旅游服务出口的活力。
“看完中国电影,我想去中国旅游。”电影在国外上映,让很多外国观众向往中国。今年,国家电影局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开展“电影中国行”活动。这是一系列旨在将更加“兴奋”的外国公众转变为“身体力行”的措施。激励”游客来日本。
今年以来,“电影游中国”活动在北美、中南美、欧洲、非洲等地区持续开展,与当地民众近距离互动、直观了解。我们呈现中国电影、中国之美、美食和美好生活的魅力。 “关注电影中国”活动还亮相法国戛纳电影节、德国柏林国际旅游博览会、南非中国电影之夜以及香港、澳门相关电影首映式。借助我局全球传播资源,宣传电影拍摄地和主题旅游线路,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华体验值得信赖、美丽、可敬的中国,支撑外国人免签入境人数逐年增加。
国家层面的“电影中国行”计划发起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目前,已有大批游客抵达青岛邮轮母港,“电影游中国”活动推出了一系列高品质电影主题旅游线路。专门打造的电影主题旅游列车,让游客在电影拍摄地打卡,让外国游客沉浸在中国电影的文化魅力中。位于浙江省金华市的横店影视城也成为不少外国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眼图游中国”为入境旅游带来新机遇,电影中的酒店、餐厅深受游客欢迎,游客数量多、停留时间长,容易产生大量消费,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发展。此外,电影丰富的周边产品也能有效促进旅游消费。
在海外,中国电影在国外票房表现不俗。他们到达后,“带着电影去中国”引发了入境旅游的热潮。中国电影正在积极走出去,不仅向世界展示中国魅力,还通过影像搭建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的桥梁。
未来,更好的中国电影将在全球电影界蓬勃发展,更多的中国故事将深入千山万水的人心。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系统总监/杨帅男
制片人/李彻 主编/王兴东
文/谢宇杰 视觉/罗方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