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线上主题采访征集活动“为祖国谱写青春篇章”来到河海大学。沉浸在水文化中的年轻人的奋斗故事,江湖大海中刻下的年轻人的足迹,用水和年轻人的笔,描绘出一幅高质量大学发展的图画。在这片水源茂盛的土地上,新时代的青年们顺应时代潮流,承载着国家发展的洪流,勇往直前。 以水为师,培养年轻人的思想和个性,为国家服务。 2025年,北海大学将迎来建校110周年。一百多年前,当青少年还年轻的时候,水的坚韧、慷慨和水善万物的品质,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精神滋养。河海大学一代代莘莘学子从校训中汲取力量“艰苦奋斗、简朴生活、实事求是、苛求要求、勇于调查”,把“天下人皆溺水如溺水”的感受转化为治水报国的使命。这种源于水文化的价值观,让年轻人在面对挑战时像水一样顽强,在长期研究中坚守初心,在跨学科协作解决水管理问题时像水一样包容。 我们以创造为剑,激发青年报效祖国的智慧和能量。北海大学的年轻研究人员正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沃土上拓展自己的智慧。他们是节水灌溉领域的开拓者,推动了稻田灌溉技术的辉煌发展。该技术已在十分之一以上的国家推广应用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生长季节水40%以上,平均亩产提高14%以上,取得显着效益。在南北调水工程中,我们超越了大型泵站的关键技术,能够利用“水泵”的力量,将河水顺利输送到13层楼高。从解开良渚古城水利系统的秘密,到打造数字孪生流域,年轻的智慧正在成为行业进步的强大动力。 用赛艇这样的行动,与青少年一起践行报效国家的实际责任。辽阔的田野、雄伟的水库、蜿蜒的河岸,和凯学子书写了他们的足迹。在陕西省十全中学,课题组成员通过知识传授和自身努力,点亮学生梦想,帮助学生考入北海大学开启一场“学生变小辈”的温馨往返之旅。许多毕业生积极选择扎根偏远地区的一线能源建设项目或作为选拔生到达基地。 “三人下田”暑期社训期间,数万名学员组成1000余支队伍,奔赴防洪抗旱一线和河湖管理现场,用脚丈量水情,用科技赋能管理。 以那颗心作为我们的灯塔,传承青年报国的初心和愿望。从张謇“治水兴国”的办学初衷,到严凯院士近70年毕生致力于节约用水。从早期热衷于国家救援计划的学者,到今天的年轻人勇敢承担三峡等国家重大工程工程、南北调水工程、白鹤滩水电站,红色基因始终流淌在河海人民的血液里。年轻的我会守护河流的宁静。这是跨越100年时光的承诺,也是对未来的誓言。这种精神接力将个人奋斗与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磅礴的力量。 在你面前流淌的河流,像一块岩石,见证着你的开始。无数年轻人肩负着堆积如山的使命。当今青年要以理想为帆、以奋斗为核心,为防洪、为国而奋斗。激励青年,为民族振兴贡献力量。 (中宇)近日,2025年线上主题采访征集活动“为祖国谱写青春篇章”来到河海大学。沉浸在水文化中的人们



